4月20日,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2023年4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年期LPR为3.65%,5年期以上LPR为4.3%。截至目前,LPR已连续8个月“按兵不动”。
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亦认为,银行净息差持续缩窄,LPR报价无下调空间,贷款利率或以稳为主。“贷款利率快速下行,而负债端存款成本较为刚性,使得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有数据以来最低。在当前信贷需求逐步修复之时,通过约束信用供给、控制信贷节奏来推动贷款利率摆脱超低定价区间,应是政策之意。在政策利率维持不变、短期内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概率较低(存款利率锚定10年期国债利率和1年期LPR,去年9月以来二者均未下行)的情况下,银行LPR报价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受限,新发贷款利率下行的趋势也将有所收敛。”
同日,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,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,近一段时间,随着前期稳经济大盘、稳定房地产政策效果持续显现,各方信心加快恢复,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,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,多项指标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出现边际好转,在房地产金融数据上有所反映。
邹澜介绍,今年以来,人民银行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,继续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落地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。房地产贷款主要由个人住房贷款和开发贷款两项构成。从数据上看,今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月均发放额大约是5900亿元,比去年四季度的月均发放额多1900亿元,与同期商品房销售额的比值处于合理的区间。一季度开发贷款累计新增约5700亿元,与同期商品房在建规模相比也处在比较高的水平。债券方面,一季度房地产企业境内债券发行1500多亿元,同比增长超过20%,境外债券市场信心也在逐步恢复。
邹澜表示,去年年末,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建立了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,实现了因城施策原则下首套房贷利率政策的双向动态灵活调整,也就是说,可以“既管冷、又管热”,既支持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困难的城市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,又要求房价出现趋势性上涨苗头的城市及时退出支持政策,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。据统计,截止到3月末,符合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条件的城市有96个。其中,83个城市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,这些城市执行的下限与全国下限相比,大概低10到40个基点;12个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的调整优化,带动房贷利率有所下降。从全国看,今年3月,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4.14%,同比下降了1.35个百分点。
下一步,人民银行将继续密切关注房地产金融形势变化,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会同金融部门持续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实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,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,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,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。(中国人民银行、人民网)
|